王羲之的代表作

1、王羲之代表作品:乐毅论、兰亭集序、初月帖、十七帖、黄庭经 。  
2、王羲之(303年~361年) , 字逸少 , 琅琊临沂(今山东省临沂市)人 。 东晋大臣、书法家 , 丹阳尹王旷的儿子 , 太尉郗鉴的女婿 , 有“书圣”之称 。  
3、凭借门荫入仕 , 历任秘书郎、江州刺史、会稽太守 , 累迁右军将军 , 人称“王右军” 。 永和九年 , 组织兰亭雅集 。 撰写的《兰亭序》 , 成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 。 永和十一年(公元355年) , 称病弃官 , 迁居于绍兴金庭 。 升平五年(361年) , 去世 , 安葬于瀑布山 。

王羲之的代表作

文章插图
王羲之的代表作是《黄庭经》、《乐毅论》、《十七帖》、《兰亭集序》、《初月帖》 。 王羲之字逸少 , 汉族 ,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 , 有“书圣”之称 , 其书法兼善隶、草、楷、行各体 , 精研体势 , 心摹手追 , 广采众长 , 备精诸体 , 冶于一炉 , 摆脱了汉魏笔风 , 自成一家 , 影响深远 。 风格平和自然 , 笔势委婉含蓄 , 遒美健秀 。 代表作《兰亭序》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 。 书法史上 , 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“二王” 。
  代表作品有:楷书《乐毅论》、《黄庭经》、草书《十七帖》、行书《姨母帖》、《快雪时晴帖》、《丧乱帖》、行楷《兰亭序》等.
王羲之(303—361年) , 汉族 , 字逸少 , 号澹斋 , 原籍琅琊临沂(今属山东) , 后迁居山阴(今浙江绍兴) , 官至右军将军 , 会稽内史 , 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 , 被后人尊为“书圣” 。 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,人们称他们两为"二王",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 , 因曾任右军将军 , 世称“王右军”、“王会稽” 。 代表作品有:楷书《乐毅论》、《黄庭经》、草书《十七帖》、行书《姨母帖》、《快雪时晴帖》、《丧乱帖》、行楷《兰亭序》等 。 精研体势 , 心摹手追 , 广采众长 , 冶于一炉 , 创造出“天质自然 , 丰神盖代”的行书 , 被后人誉为“书圣” 。 其中 , 王羲之书写的《兰亭序》为书家所敬仰 , 被称作“天下第一行书” 。 王羲之对真书、草、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 。  
王羲之楷、行、草、飞白等体皆能 , 他的行楷《兰亭序》是最出色的作品 , 即使是王羲之本人都为之感叹道:“此神助耳 , 何吾能力致 。 ”并将其作为传家之宝 。 但除了《兰亭序》外 , 他的楷书《黄庭经》《乐毅论》、草书《十七帖》、行书《姨母帖》《丧乱帖》《快雪时晴帖》也都是著名的作品 。
王羲之书法在其四十岁时便已名满天下 。 凡他的书迹 , 在其生前就备受世人的珍爱 , 被人们竞相收藏 , 历代皇帝也不例外 , 他们凭借自己的权利和财富在民间购募了大量王羲之作品 。 如南北朝时期的刘宋明帝、梁武帝和唐朝的唐太宗是历史上购募王书最多的三位皇帝 , 他们收藏的王书数以千计 。 但历代皇帝对王书的崇爱和私藏 , 却导致了王羲之真迹大批、集中地破坏和流失 , 成为除了动荡年代连年的战乱和灾祸外促使王字失传的重要原因 。
东晋末年 , 桓玄在战败流窜之际 , 将自己珍藏的大批王书全部投入江中;梁武帝萧衍在梁内府收藏了大量王书 , 在江陵沦陷之时 , 梁元帝将这批藏品付之一炬 , 北周将领于谨“捃拾遗逸” , 却也无力回天 , 这也是历史上王书被破坏的最严重的一次 。 隋炀帝也好王书 , 巡游时不忘携王书登船品阅 , 不幸船只沉没 , 所携珍品皆废 。

推荐阅读